电子垃圾蕴藏千亿战略资源
■ 电子垃圾回收成各国竞争新领域 ■ 年产值高达千亿规模 ■ 亟待从“地下”转为规范发展 |
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我国从北到南形成了一些电子垃圾的地下产业基地,收运网络庞大完善、民间工艺日渐成熟、产业分工完备细化,有的甚至在全球电子垃圾处理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电子垃圾产业链不仅蕴藏着至少过千亿的年产值,更为重要的是能变废为宝地从电子垃圾中提炼出大量的稀有金属,具有重大的国家战略意义。
有关专家指出,与其整顿打击导致流散各地,不如规范有序就地发展,有关政策制定部门应客观正确看待该产业的重要意义,在现有基础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国家“城市矿产”积极开发利用。
地下产业运作令人震撼
在电子垃圾拆解工厂,一个个简易工作台上,许多年轻人一边戴着耳机,一边敏捷地拆解,一个手机的电路板通过小镊子被眼疾手快地拆解成上百个零件,其熟练到几乎一秒钟内就可拆下一个零件。
电子垃圾的环保化处理是世界性的难题,全球发达国家在处理技术、收运网络等方面都存在着难题,欧美有少数公司掌握较为先进的处理技术但属于垄断保密状态。
然而,本刊记者在国内最大的电子垃圾处理基地——广东省汕头市贵屿镇调研时深刻地感受到,当地电子垃圾产业的成熟度十分令人震憾,在全球电子垃圾处理领域都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和利用价值。
曾任贵屿镇党委书记、贵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楚丰告诉本刊记者,“人工拆解工序不仅熟练、污染较小,而且回收率高达99.5%。美国环境部门负责人有一次来考察,看完拆解过程后都禁不住伸出大拇指夸赞,‘贵屿人很OK。’而美国使用机器拆解回收率仅有百分之七八十。”
据其介绍,当地还通过民间摸索实现了技术升级,减少污染。如原来用煤气炉、电炉等,温度不易控制,现在改为电吹风温度可控,污染也减少了。与此同时,贵屿还通过多年积累拥有了遍布全球的收购网络资源,这都是世界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优势。
张楚丰给本刊记者算了一笔账:保守估算,目前贵屿镇拆解回收处理量是100多万吨的废旧电子和300多万吨的边角废塑料。按每吨废旧电子5万元和每吨塑料8000元算,这两块原料的价值分别可以达到500亿元和240亿元,贵屿镇的原料价值就有740亿元。
“这还是保守估计的数字,汕头一个做玩具的老板曾跟我说,每年从贵屿采购的废旧塑料就达80亿元。因此,贵屿若将原有资源优势利用好,电子垃圾产业的产值每年至少可达千亿元。而去年汕头市的GDP也就刚过1400亿元。”
但由于目前各家各户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以及“地下”酸洗点和“灰色”的入关途径,贵屿镇的税收捉襟见肘。有统计数字显示,贵屿镇每年拆解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及塑料155万吨左右,为国家提供再生五金、塑料、二手电子元器件等可利用产物总量达150多万吨。然而,废旧电器电子拆解行业在当地可统计创造的产值仅20多亿元,若规范发展,其经济前景相当可观。
资源价值引多国意欲争夺
不仅产业容量可观,贵屿拆解产业还是一个巨大的“城市矿产”挖掘地,具有重要的国家战略意义。本刊记者调查了解到,贵屿的拆解产业中提炼了大量的稀贵金属,除了黄金外,还有上千吨的银、钯、铂、镉、镍、锡、铜等,种类不少于10种,这些都是航天航空、军事用品等的重要原料,因而贵屿具有成为国家战略物资基地的先天优势。
据张楚丰介绍,1吨废旧线路板,可提取400克黄金、200千克铜及500克其他贵金属,每年贵屿提炼出来的黄金不少于15吨,占我国黄金年产量的5%左右,“因而这里的市场足以影响国内稀有金属的价格。如建立贵金属交易市场,甚至可能成为我国贵金属价格的风向标。”
贵屿镇南阳乡电子垃圾经营大户郭贵邃还告诉本刊记者,“当地都是用土法技术加上电路板等来提取金,含金量纯,提炼出来的金纯度高,均可达‘四条九(千足金)’。我手上的大户有10家,每户每天可提炼黄金10公斤。这样的纯度和产量确实足以影响黄金市场价格。”
另据他介绍,这些黄金由本地倒卖商直接收购,再流向首饰及金银加工企业,“而其提炼出来的铜,则流向国外。最大的客户也是在国外,但从未谋面,据说主要用于做子弹。”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电子垃圾所蕴含的战略资源价值,近年来引起了世界多个国家的强烈兴趣,以合作开发为名,行争夺资源之实。张楚丰介绍称,贵屿电子垃圾产业已形成的优势突出的全球网络、工艺技术以及战略资源意义,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如新加坡、南非、日本、美国等多国都先后前来考察,并提出了积极的合作计划。
“它们纷纷打着合作开发甚至是帮助治理环境的幌子,实则意欲争夺资源。”据其介绍,如日本几大财团多次提出帮助治理贵屿环境,但条件是要把提炼出来的稀有贵金属销往日本。南非兰德集团总裁前来考察过两次,他们十分看中庞大的电子垃圾资源,要求将海外电子垃圾直接转运到南非拆解提炼。
张楚丰建议,“这些巨头的动向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如日本一方面禁止电路板等电子垃圾出口,一方面又千方百计地从他国进口,这说明各国越发重视掌控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资源,我们不能拱手相让的同时,更应积极举措开发利用,为我所用。”
亟待纳入国家规范管理
目前,我国对电子垃圾产业存在较为模糊的政策界定,基本存在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因环保原因要坚决取缔,一种认为应作为战略物资基地来制定产业政策。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对贵屿废旧电器电子拆解行业采取关闭还是规范发展等不同的思路,关系到我国电器电子废弃物拆解处理产业存废的大问题。
按照拆解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随着要素成本增加拆解企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近年来,在当地政府整顿打击之下,贵屿的拆解企业也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采访中,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浙江)院长杜欢政认为,政府根本打不掉这些酸洗点等,与其将污染环节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不如规范发展,以减轻环境污染。
贵屿镇镇长林秋荣也强烈期盼,国家有关部门全面评估贵屿电子垃圾拆解产业的价值,“电子废物拆解是贵屿大多数群众维持生计的手段,一刀切关闭所有作坊并不现实。希望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循环经济,这也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政策。”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安太成,跟踪贵屿电子垃圾产业已有10年。他认为,贵屿电子垃圾产业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目前备受争议的环保问题是由此前缺乏管理、无序发展造成的,如规范运作,污染现象完全可以通过技术升级和治理措施得到改善和控制。
据安太成讲述,10年期间,他率领学生帮助当地拆解户采取一些技术措施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污染的排放。如今,当地晴天天数在不断增加,阴天在减少,颗粒物浓度也呈持续下降的态势。
许多专家认为,贵屿电子垃圾产业的最好出路在于建立产业园区规范发展,既有利于管控废旧电子材料的合法进出,又有利于采取技术升级手段减少污染,引导产业正常化、可用化、无害化。
杜欢政建议,前端高效率的手工拆解工序应保留,园区内设立废弃电子电器集中处理厂、固废和污水处理中心以及路板冶炼工厂等,通过先进的工艺集中处理,从而取代造成空气和水污染的焚烧和酸洗工艺等。□(文/陈冀 李舒 孔祥鑫,《瞭望》2014年第26期)